这样说的话,其实不如说说现代格斗跟传统武术的异同。 首先,抱架的长短。 你看,现在散打拳击的抱架相对来讲比较近,比较紧密。形意拳的抱架呢,就远,拉的比较远。 比方说,少林拳。披挂等等,包括太极八卦,他的架子拉的都比较远这个是为什么呢? 很多人问这个。 现在我们说,他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是规则层面的问题? 那么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,我们就要先看看以拳击为例,拳击的抱架他是怎么发展的。 我们在网上看到几十年前或者将近一百年前的拳击照片,那个时候的抱架是什么样子的? 他也是俩手臂拉的比较远,而且上身挺直,头略微后仰,为什么这样?因为他那个拳击没有拳套,在照片上可以看出来。 后来有了拳套以后,他的架子其实还是在那个距离上,是逐渐的抱架越来越紧密。这是技术的发展还是什么? 其实我认为,他是拳套越厚,对人的保护越好的时候,会利用拳套形成一个盾,形成一个保护。 当你把手收回来收缩防御的时候,你跟别人打,就比较沾光。别人打你,可以迎着上顶着上,前面形成一个盾挡着,在闪躲的同时,你可以打防反,打迎击都可以。 那么如果说没有这个拳套,裸拳,你用手背去防御吗? 你看现在所有的格斗基本上手背方向向外防御或者手背向两侧、手心相对防御,又或者手心向脸防御。那么如果说,你没有拳套做这个防御的时候,会形成一个什么局面?也就是,你没有拳套,两个手做收缩防御的时候,你没有一个缓冲的距离 这是其一。 其二,你就算挡住了,你的手背能受得了吗?受不了!你的战斗力,也就是这条手,基本上不能打人了,等着挨拳头。 所以从传统武术,或者拳击最早来看,他是架子远。并且传武手心向外。 这样做,第一,保持一个安全的距离,用步法和身法向前冲着打,能够够着对手;同时有一个缓冲距离,挨拳不会太重,并且还能拨挡开对手的进攻。 下面说防御的时候,手的高低。 形意拳一手上,一手下,但是基本上俩手是护中的;也就是两手不离心,两肘不离肋,出洞入洞紧随身。出入的同时,就要保持这个不离的状态。 拳击也好,散打也好,他们现在的抱架主要是两侧,当然中间也护,从中间到两侧,也是一个严密的防护。他的抱架是紧密的。 那么说搏击拳手,散打、拳击,格斗的时候,他是平行拳。两个拳基本在一个平面上,前后不分太大的层次。传统武术,不管是少林,还是形意八卦的架子,前后分层次,并且上下也要分层次。 那么前手的高度,一般来讲,老辈的练拳,前手是指向对方的脸,或者说是用虎口对准对方两眼之间,印堂,也就是望眉。后手呢,前手忘眉,后手只在洞中藏。前手做拨挡、反击、格挡,在进攻的同时,配合步法身法,后手出重击。 这种状态下,一个手保持距离,一个手打,为什么?因为俩人没有拳套!好歹挨一下,那个伤害有和没有拳套,是不一样的。有了拳套可能只是震动,穿透力比较强;没有拳套可能打一下就是一个口子。 这是前后手收缩防御的高低还有层次、距离问题。 再说打法上,因为这些东西的制约,打法是不一样的。 也就是说你用形意一前一后,顶的挺靠前去和擂台上的对手打,你伸在前面的手,对对手造不成任何伤害,不能产生威胁,可能就会挨揍。 因此在擂台上你要适应规则,适应限制,用拳套形成保护。收缩防御、顶着打、防、闪躲、对抗、出拳、迎击。 但是你要在马路上打架,你把俩拳抱的紧紧的,对方两下打过来,直接打的你手背疼; 另外,打你的手背撞你的脸,和直接打你的脸有什么区别?其实没什么区别!所以说他不能起到防御效果。 在马路上,要把两手前后分开,造成一个距离。 因此,有没有拳套,打比赛对抗的时候,距离感是不一样的。要注意! 因为手上的距离不一样,所以身上的距离也不一样,脚底下距离也不同。 形意拳打擂台要从头适应,和其他拳种差不多! 擂台转街头,也得要重新适应……就先说这么多。 [attach]32833[/attach] |
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古籍网 ( 苏ICP备15516733号 )
GMT+8, 2024-12-22 16:47 , Processed in 0.057271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