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籍网

古籍网 古籍网 杂谈 中医古籍 查看内容

我不是温阳派也不是滋阴派而是中医辨证论治派,现在的火神派就是一群疯子

2019-6-8 19:00| 发布者: 管理员| 查看: 301| 评论: 0

摘要: 1,扶阳二字在中医教材里不见,只是在以李可老先生为主导的“火神”兴起以后,特别是因一本《扶阳讲记》出版以后,才有了“扶阳”二字。扶阳实际上就是补阳。从临床来讲,中医的概念和词句越来越规范化,没有必要创 ...

1,扶阳二字在中医教材里不见,只是在以李可老先生为主导的“火神”兴起以后,特别是因一本《扶阳讲记》出版以后,才有了“扶阳”二字。扶阳实际上就是补阳。从临床来讲,中医的概念和词句越来越规范化,没有必要创造这么一个另类的词语。现在乱造词语好像很时髦。我不是反对中医创新。创新是创造了新理论新内容,乱造词语是新瓶装陈酒。有的人甚至把扶正说成是扶阳。在中医理论中,气血阴阳皆为正气,并非只有阳气。阴阳是互相依附的正气。偏一都是人体的失衡,引发疾病。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,理论上的错误,必定会造成临床上的一塌糊涂。所以在临床上,要四诊合参,紧抓病机,气血阴阳皆不可偏废。
2,《伤寒论》是不是侧重于“扶阳”的书。可以肯定的说,不是。《伤寒论》八法俱全是被权威公认的,汗法有麻黄汤,桂枝汤,葛根汤之类,下法有承气汤,陷胸汤之类,吐法有瓜蒂散,温法既有“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”的理中汤,苓桂术甘汤之类的柔剂,也有附子之类的猛剂。清法有白虎汤,黄芩汤之类,补法小建中汤,麦门冬汤等,消法有桂枝茯苓丸等。和法有柴胡剂,半夏泻心汤之类。而大部分方剂都是组合式的,不是单一。其中附子类温阳的方剂只占46方次,而承气汤类,白虎汤类,大黄黄连泻心汤类的的清热泻热类方剂用到了80,方次。用的最多的是和解类的。疾病是复杂的,如果真是纯阳虚倒是简单了,差不多几服药就搞定了。

最早接触扶阳的时候感觉有点对,后来看书越来越多,就感觉不是那么回事了。。基本上我看古时名医的书 很大一部分 对 动不动就用阳药意见很大。
《古今医案按》就记载了一个少年时服用附子,至壮年附子毒发的病例。一些慢性病如果是阳虚基本不用管他,多穿衣服,忌食生冷就可以了。如果是白腻苔或黄腻苔,或大便黏腻不爽的湿热体质,误服了附子干姜之类的温阳药,恐怕这辈子没得好了,纠正起来很费劲。
,古代名医认为寒药伤体好治,热药伤体不好整。而且看书多了 基本上除了寒湿严重和四肢确实因阳虚冷的 要用之外,一般很少用。就算是湿热特别严重,也只赞成用一点点附子通经脉。而这个论坛中 一些人一看有湿就是阳药,这完全是错误的。
治疗湿邪,治疗上根据病位不同,以及寒湿相合,湿热相合,中医给出了不同的治疗原则,如;散湿,化湿,渗湿,利湿,胜湿,燥湿等不同。如果凡是湿邪一律温阳化湿,那中医也太简单了。就是不兼热的饮证,《伤寒论》给出的治疗原则也只是“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”。
实际上痰饮者温药和之这个说法,在清朝各名医的理论上不完全正确了,而且实际应用中,特别是常见的肺热之痰 能用温药和之? 温药只能治疗湿痰和寒痰。
在《金匮要略》痰饮包括痰饮,悬饮,溢饮,支饮,狭义的痰饮就是指水饮停留肠胃的病变,治疗上以苓桂剂为主。如果是肾阳虚弱不能化气行水,则当用真武汤,但是必须抓住肾阳虚的见证。后世治疗肺热之痰的方剂都是以二陈汤为基础方,二陈汤即为温药。’
 中医之子 :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,很多医书在说半夏与贝母这二味药时,都很系统的论述过 湿痰与燥热痰的区别及治法。。如果用二陈治肺热痰 我个人感觉就有点广撒网的感觉了。。
二陈汤是治痰的基础方,什么是基础方?就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的加减变化。

现在的一些所谓的火神派就是一群火疯子,他们不管你什么气血阴阳,什么寒热阴阳,不管你有没有虚寒的依据,就是不管什么病,一律诊断为阳虚,治疗上也用大剂附桂。这些大热之剂,搜剔人体的真阴,戕害人的立命之本。
中药有“六陈”之说,为何宜陈久?“陈久”真的是越陈越好?

火神们动不动拿《伤寒论》说话,只是不明白《伤寒论》中的太阳病是主要讲热证为多,尤其是阳明病全篇讲的都是热证。在三阴病中,少阴病和厥阴病是寒热错杂,寒热都有,只有太阴病讲的是虚寒证,治疗上“宜服四逆辈”。《伤寒论》讲的热证比寒证多。


我不是温阳派,也不是滋阴派,我是辨证论治派。按照现在的疾病谱,阳虚者不是没有,是很少,现在的人工作压力大,熬夜,暗耗心血,且职场上常有心志不随,气机不畅,郁积化火,耗伤阴血,更加现代人饮食营养过剩,常食辛辣油腻,酒酪之品,所以容易食积化火,生湿生痰,火于湿相合,是为湿热。所以,现代人之病多阴虚,多湿热,尤以湿热多见,观察常人也是舌质胖大,舌苔黄腻白腻者为多。


《伤寒论》里面清热类方剂用到80多方次,温阳类方剂用到46方次。阳明病讲的全是热证,白虎汤是清气分热的著名方剂,承气汤是泻热类的著名方剂,在少阴病里面有三急下证,就是为了泻热保阴的。
附桂之类的大辛大热之剂是为了在阳气虚脱的情况下的急救药,往往能做到一剂知,二剂已的,不是用来几个月几个月的长期服用的。20002年我曾用甘草附子汤治疗一例重症风湿汗出的患者,不过十五剂尽愈,附子只用12克。也曾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一例风湿偏重于下肢,膝关节肿胀的患者,所用也不过20剂,附子只用九克。还治过一例风湿所导致的全身僵直,动之撤痛的患者,用乌头汤不过两剂,川乌用量也是九克。临床常用麻黄,用量最小2克,最大18克,一般用6---12克,效如桴鼓。只要辩证正确,常规用量就能取得很好的疗效,何必去浪费药材。


我之所以提出火神派的危害,不是攻击和否定温阳学说一支,而是提醒坛友,对于现实火神派的乱像要警惕,,扎实学习中医基础理论,和各家学说,注重辩证论治,在运用温热有毒药味的时候,慎之又慎,不可盲目用大剂量。
特别是有些关于阳虚的诊断,不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,而是仅凭一个症状就妄下诊断,为害非浅。更大的危害是有些人站在讲台上宣扬这种被自己篡改的论点,祸害初学者。

其实,虚寒的体质对于没有危急病态的人群,完全没有必要调理。相反,只要是湿热体质或是实热体质,哪怕是症状轻微也必须调理。
因为,中医认为“寒主静,热主动”。一个虚寒体质的人,不去管他,可以很多年身体状况很稳定,只是到了冬季多穿一些衣服,少吃凉的就可以。小时候见过很多慢支的老年人,每到冬天就咳嗽起来了没完,也不吃药,到了春天暖和了,自己就好了。当然有些人必须治疗,不然会发展成肺心病。有许多身体瘦弱,很怕冷的老年人,快到麦收季节还穿着棉袄。这些人大多年龄也到八十岁左右。
反而是一些热性体质的人,病情经常会变化万千。特别是癌症病人,多数是火郁的状况。
所以我认为,虚寒体质的人在治疗上一定要小心,即使用温热的药,只要不是危急情况下,决不能用大剂温热药。

中药有“六陈”之说,为何宜陈久?“陈久”真的是越陈越好?
现在手足冰凉的人不少,多见于年轻人,那也不是虚寒,多数和穿衣服太少有关系,只要多穿衣服症状就会改变。况且这些人虽然手足凉,但是照样正常工作,正常生活,说明他们的状态还好,阳气还很足,不至于到虚寒的程度。手足凉不过肘膝在中医里面叫四逆,在伤寒论里面,四逆的治疗有四逆汤和四逆散两种方案,一种是虚寒过度的四逆汤,另一种是气机 郁滞的四逆散。所以临床要分清,辩证要精确。


再次纠正火神派的几个错误观点:
1,不能把正气错误地理解成阳气,因为气血阴阳皆为正气。如果这一点不纠正,那么在火神派的眼里,气虚,血虚,阴虚,阳虚就都成了阳虚,就会错误地全都使用温热药。
2,不能元气错误地理解成阳气,因为元气本身就是元阴元阳所化生。
3,不能把精气错误地理解成阳气,因为精气也是阴阳所化。
为什么这么说,因为网上火神派的言论的根源都是这几个要点搞错了。

中医就是不能分成扶阳派和滋阴派,因为阴阳是互依互存,互根互用的。在实际运用之中,滋阴要偏重于补阳温阳。这个可以参考滋补肾阴的左归丸和左归饮,以及温补肾阳的右归丸和右归饮。
左归丸的组成是,熟地,山药,枸杞子,山茱萸,鹿角胶,龟板胶,菟丝子,川牛膝。
左归饮的组成是,熟地,山药,枸杞子,山茱萸,茯苓,炙甘草。
二者都是在大剂补阴的基础上稍加补阳。虽然组方原则是“阳中求阴”,但是补阴偏重。

右归丸的组成是,熟地八两,山药四两,山茱萸三两,枸杞子三两,菟丝子四两,鹿角胶四两,杜仲四两,肉桂二两,当归三两,制附子二两。

右归饮的组成是,熟地二三钱或加至一二两,山药二钱,枸杞二钱,山茱萸一钱,炙甘草一二钱,肉桂一二钱,杜仲二钱,制附子一二三钱。
二者是补阳的方剂,从剂量上看,滋阴重于补阳和温阳。虽然组方原则是“阴中求阳”,但是也是在偏重补阴的基础上 稍加了补阳和温阳。在这里要注意一点,补阳和温阳是不同的,补阳是补阳精,如山茱萸,鹿茸等,补的是精髓;温阳是温通阳气,附子虽然也有温补元气的作用,但还是温通为主。


如果对这几个方子不熟悉,也可以参考六味地黄丸和肾气丸。如果让现代火神派评论,肾气丸里那点附子和肉桂恐怕就没有作用了。


分析完了补阳和滋阴,难道不主张补阳,就一定主张滋阴,成为别人口中的滋阴派吗?不是的。现在的疾病谱,多数既不是阳虚,也不是阴虚,而是湿热为多,这是和现在的饮食结构造成的。而湿热证,是既怕补阳,又怕滋阴。因为湿热为病,如油入面,难分难解。温阳则助热,滋阴则助湿。湿热的治则是清热祛湿。
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最新评论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古籍网 ( 苏ICP备15516733号  

GMT+8, 2024-12-23 18:11 , Processed in 1.511875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  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返回顶部